破 傷 風
疾 病
破傷風
性質
第三傳染病
發生年齡
15歲以下
流行季節
男與女之發生率相似,男於夏季病例較多
傳染方式
  1. 傷口直接或間接接觸含有破傷風桿菌之物品或土壤後,此桿菌可於腸胃道中生存
  2. 新生兒斷臍不當
潛伏期
3~21天,平均8天,新生兒7~8天
傳染期
臨床表徵

(一) 早期:疲倦、激動不安、頭痛、發冷、輕度發燒及全身疼痛

(二) 典型:

  1. 咀嚼肌痙攣,造成張嘴困難、下噁骨緊閉,半數會出現「牙關緊閉」現象
  2. 臉部肌肉持續地收縮,致使病童出現嘴外拉、皺眉、眼瞼關閉及斜眼,如苦笑般之表情
  3. 脊柱旁之肌肉僵直,形成角弓反張
  4. 腹肌僵直,如腹膜炎,腹部呈平板樣
  5. 頸部僵直,似腦膜炎
  6. 腿部伸張及手臂彎曲,且手腳極為僵直
  7. 強直性痙攣或陣發性痙攣,且易被聲光刺激所引發

(三)不會造成意識狀態改變

合併症
  1. 咽喉痙攣:會引起窒息及液吸入分泌物,而造成肺部擴張不全及肺炎,為主要死因之一
  2. 肌肉嚴重痙攣:造成肌肉纖維撕裂、脊椎骨折
  3. 侵犯自主神經系統:引發心律不整、心跳加速、血壓升高或過低、體溫過高、急性胃潰瘍
預防
注射破傷風類毒素:完成基礎接種(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三合一疫苗)之後,在每隔10年追加一劑破傷風類毒素
護理
  1. 保持環境安靜,避免聲光刺激:使用眼罩或裝上窗簾,以防止強直性痙攣之發生
  2. 確實做好傷口護理,以防感染
  3. 維持呼吸道暢通,必要時抽吸分泌物
  4. 吞嚥困難時,可採鼻胃管餵食或靜脈輸入,已補充營養、水分及電解質
預後

1、 終生免疫:若能治癒,無後遺症
2、 死亡率高達45~55%
3、 新生兒死亡率高達70~90%

© 2002 瑪里士維護製作 版權所有
Best Viewed With Internet Explorer Resolution 800X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