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 口 瘡
疾 病
鵝口瘡
病原
黴菌:白色念珠菌
病因
  1. 產道感染:母親陰道有念珠菌
  2. 奶嘴、奶瓶消毒不當或乳房不清潔
  3. 長期使用抗生素治療,導致正常菌落之生長受抑制
  4. 兔唇、顎烈、糖尿病、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營養不良、虛弱、免疫能力缺乏
臨床表徵
  1. 於嘴唇、舌背、頰膜及硬顎之口腔黏膜有白色凝乳斑塊,不易刮除,強行除去會導致出血,且引起疼痛或不適
  2. 口腔可能會乾燥,而影響食慾或拒食
  3. 可能有吞嚥困難,造成吸奶緩慢、沒精神
合併症
食道胃炎、肺炎、生殖部位或臀部之繼發性感染
護理
  1. 不需將嬰兒嚴密隔離
  2. 經常洗手,且動作應確實
  3. 保持口腔清潔:使用Dobell’s solution或2%硼酸清潔口腔
  4. 不可過渡除去口腔內之白色斑塊,以防止出血
  5. 奶瓶及奶嘴徹底清洗後,在煮沸20分鐘以上
  6. 於兩餐間塗藥,塗藥量勿過多,其中龍膽紫不可讓嬰兒吞入,以防刺激氣管或咽喉
  7. 塗藥實應輕柔,以免患處疼痛,影響食慾
  8. 白色乳凝斑消失後,仍需持續給藥約一週,以根除芽胞
  9. 採少量多餐,餵食後給予嬰兒白開水,以減少菌種滋生
預後
預後佳:
1. 可自癒:需時2個月
2. 治療後:3-4天可痊癒

© 2002 瑪里士維護製作 版權所有
Best Viewed With Internet Explorer Resolution 800X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