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性皰疹、帶狀皰疹 |
疾 病
|
單純性皰疹 |
帶狀皰疹 |
發病年齡 |
1、 新生兒:出生後4天~4週發病
2、 非新生兒:1~4歲
|
- 小孩及嬰兒偶見,成人較多
- 患者常有水痘之過去史
- 惡性腫瘤或免疫抑制劑治療之患者發生率高,且較嚴重
|
傳染方式 |
- 直接接觸唾液、皮膚、性接觸傳染
- 間接接觸:由感染部位經手或口腔傳染
|
1、 空氣傳染
2、 直接接觸傳染 |
潛伏期 |
2~14天 |
4~24天 |
臨床表徵 |
- 口腔:口齦炎(最常見)
(1) 突然高燒、不安、流口水、口腔疼痛、厭食
(2) 齒齦及舌尖發紅、有水皰,破裂後,潰瘍上有灰白色斑覆蓋
(3) 口臭,有見齒齦出血,常有頷下淋巴腺腫痛現象
- 眼睛:角膜結膜炎
- 皮膚:局部或廣泛之水皰或潰瘍,於唇邊會出現週期性之復發感染,而有刺痛及燒灼感之水皰、結痂及結疤
- 內臟器官:會出現散播性疾病
- 中樞神經系統:腦炎、腦膜炎、脊髓炎
- 生殖器官:生殖器之單純性皰疹
|
- 前驅期:可能發燒、倦怠、部分病童之症狀不明顯
- 發疹期:
(1) 沿神經走向發疹,由紅斑→丘疹→水皰→結痂,常單側發生,疹子很痛(成人尤甚於兒童)
(2) 常侵犯胸脊髓神經及腦神經(以三叉神經和顏面神經最多),軀幹、肩、手臂、頸、會陰及下肢亦可能出現,1~4週可自然緩解
|
合併症 |
局部淋巴腺炎、脫水、酸中毒 |
- 三叉神經(第5對腦神經)受犯:角膜炎,甚至失明
- 顏面神經(第7對腦神經)受犯:末梢性顏面麻痺(少見)
- 神經痛、神經麻痺
- 水痘
|
護理 |
- 口腔護理:常用生理食鹽水漱口
- 維持體液及電解質平衡,可供給冰涼的食物,但需要避免柑橘累或刺激性飲料
- 皮膚護理:保持皮膚清潔、乾燥,並予以覆蓋,以防散播
|
- 皮膚護理:保持皮膚清潔、乾燥
- 眼睛護理:以生理食鹽水或1~2%硼酸清洗眼睛
- 施行引流液及分泌物隔離措施
|
預後 |
- 新生兒:散播型或中樞神經受犯者,預後不良
- 非新生兒:輕者5~7天可痊癒,重者10~14天痊癒
- 口齦炎:10天可自癒
|
- 使用Acyclovir治療後,約2~8天內結痂痊癒
- 極少數發生第二次感染,可能是因已有保護性抗體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