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 |
- 解熱塞劑:戴手套及手指套,將塞劑塞入病童直腸內約2吋,讓其臀部夾緊5-10分鐘。
- 液體藥物:以肛管沾上凡士林後,插入直腸約2-4吋。
|
兒童平躺或半坐臥,將頭後仰→撥開其上下眼瞼→讓兒童往上看→(1)滴入藥水於下眼瞼結膜內側(2)由內眼角往外眼角塗抹藥膏於下眼瞼結膜上,而後讓病童閉眼、轉動眼球或輕輕眨眼。 |
兒童平躺或半坐臥,頸部置一枕頭或頭微後仰→輕拉兒童之鼻尖→將藥滴入鼻孔內→維持頭後仰約1分鐘,使藥物進入鼻腔,以助其吸入。 |
兒童側臥或半側臥,使患側耳朵向上→以手腕固定兒童顳側→於距離耳部1cm處滴入藥物→輕輕按摩耳部,助藥物吸收→兒童躺向建側5-10分鐘。 |
注意事項 |
- 直腸給藥乃經由局部靜脈直接吸收,故血中濃度可能較高。
- 糞便崁塞或排出體外,會使其藥物之吸收減少。
|
過多的藥水或藥膏可用棉球由內眼角往外眼角擦掉,再用手壓迫眼瞼內側的鼻淚管約1分鐘,以防藥物流入鼻腔。 |
- 置於冰箱之鼻滴劑需先使達室溫後再使用。
- 兒童鼻腔內有分泌物時,應先以紙巾擦拭乾淨,有利於治療。
- 鼻滴藥多為血管收縮劑,最好在飯前20分鐘給藥。
|
- 使用耳藥時,應先將其溫熱至與室溫相同,以免不適或眩暈。
- 滴耳藥時,為使耳道變直:3歲以下兒童,應將其耳垂向下向後拉;3歲以上的兒童,應將其耳翼頂端向上向後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