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炎及細支氣管炎
疾 病
支氣管炎
細支氣管炎
性 質
  1. 為2~12個月嬰兒之第三位死亡原因
2. 1歲以下嬰兒常見之下呼吸道感染
季節
  冬天、早春
年齡
1. 4歲以下,9~10個月最多
2. 男多於女
1. 6個月~2歲,1歲以下佔95%
2. 6個月嬰兒最常見
病因
  1. 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流行感冒病毒
  2. 細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葡萄球菌

1. 呼吸道融合病毒:最常見,佔75%
2. 副流行性感冒病毒
3. 腺病毒

病理
  病毒侵入→細支氣管水腫→分泌物堆積→細支氣管管徑狹窄→阻礙氣體交換→低血氧、肺擴張不全
臨床
表徵
  1. 初期有持續性乾咳,以夜間較嚴重,接著於2~3天內,出現帶痰的咳嗽
  2. 輕度發燒38~38.5℃
  3. 不安、厭食、聲音嘶啞 持續流鼻水1~3天
  4. 呼吸加速、呼吸困難
  1. 初期如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症狀:無精打彩、臉色蒼白、食慾差、流鼻水、打噴嚏、咳嗽、輕至中度發燒
  2. 隨病情進展:陣發性之多痰咳嗽、呼吸道有大量分泌物、呼吸急促、呼吸困難、鼻翼搧動、肋間凹陷、躁動不安、食慾不佳、拒食
  3. 3歲以下兒童會出現細支氣管阻塞症狀:如肋間凹縮、呼吸急促(60~80次/分)、呼氣時間延長呼、呼氣喘鳴、細囉音(Rales)桶狀胸、PaCO2上升、呼吸性酸中毒
併發症
肺炎、中耳炎、肺膿瘍、心臟衰竭 細菌性支氣管肺炎、肺膿瘍、肺擴張不全、氣喘
(佔1/3)中耳炎、心臟衰竭
治療
1. 抗生素
2. 氧氣帳
3. 管切開術
  1. 氧氣帳最好的治療措施可真接給予濕潤的氧氣
  2. 抗生素防續發續感染
  3. 支氣管擴張劑無效
  4. 擬交感神經藥物可減輕支氣管痙攣及改善換氣
  5. 勿使用鎮靜劑
  6. 物理療法以叩擊震顫及姿位引流等清除吸道之分泌物
  7. 以動脈血液氣體分析之結果決定是否需轉入小兒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治療
護理
  1. 發燒時臥床休息
  2. 給予流質飲食
  3. 觀察病童有無疲倦不安脈搏增加體溫上升呼吸果難胸部凹縮等現象
  1. 經常翻身或俯臥以引流分泌物
  2. 呼吸困難時抬高頭胸部入氧氣帳
  3. 以靜脈輸液供給水份電解質及水溶性維生素
  4. 不餵食牛奶母或母乳以節省體力
  5. 監測體溫及脈博之變化
  6. 觀察動脈血液氣體分析值
預後
 
  1. 獲適當治療者預後良好約一週可痊癒
  2. 病童可能因體力耗竭或缺氧而死亡

© 2002 瑪里士維護製作 版權所有
Best Viewed With Internet Explorer Resolution 800X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