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 炎
疾病
細菌性肺炎
肺炎雙球菌性肺炎
葡萄球菌性肺炎
鏈球菌性肺炎
性質
嬰兒最常見之細菌性肺炎 佔細菌性肺炎之第二位 少見之細菌性肺炎
年齡
年齡 1~4歲 逋生~2歲 3~5歲, 嬰兒少見
季節
晚冬、早春  
病因
肺炎雙球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 β型溶血性鏈球菌
病變
大葉性肺炎 支氣管性肺炎  
病程
突然 逐漸或突然 突然
傳染性
臨床
表徵
  1. 發燒39.4~40℃
  2. 乾咳→帶痰咳嗽→有血絲咳嗽
  3. 常有胸痛,且病側有壓迫感
  4. 呼吸淺快,有喉音
  5. 聽診兩側肺部有囉音
  1. 臉色蒼白,發紺、休克、腹脹
  2. 鼻分泌物多、咳嗽
  3. 漸進性的呼吸困難,呼吸有咕嚕音
  4. 聽診有濁音及沙啞、水泡性捻法音
1. 可能無症狀
2. 發高燒、寒顫
3. 咳嗽加劇
4. 胸膜疼痛
5. 呼吸困難
6. 聽診有單側囉音
預後
未治療者,5~9天出現危機   有的可自然痊癒
護理
  1. 絕對臥床休息:採半坐半臥或側臥,躺向患側,以固定胸壁,避免胸膜磨擦,並使漸側肺擴張
  2. 每隔2小時翻身一次
  3. 每隔3~4小時執行胸腔物理療法,如叩擊、震顫、姿位引流等,並視情況抽痰,以清除分泌物,維持呼吸道通暢
  4. 維持環境安靜,以單獨一房為宜,保持室溫20~25℃,溫度55~65%
  5. 退熱護理:38℃( R )給予冰枕,38.5℃( R )給予退熱劑,39℃( R )給予退熱劑及溫水拭浴
  6. 於急性期應給予易消化之流質飲食,以補充營養及水份
  7. 由口進食時,須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危險
  8. 將病童置於氧氣帳時,須行氧氣帳護理,並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減輕呼吸窘迫
  9. 病童易於發怒和不安,故於恢復期應避免過度疲勞

© 2002 瑪里士維護製作 版權所有
Best Viewed With Internet Explorer Resolution 800X600